什么事情是你当了医生之后才知道的?

说一件至今印象深刻的事儿吧。 接诊的一位女患者,便血不止,被误诊肠子被切掉。
这个女病人本来好端端上着班呢,去了个厕所,突然拉血不止,跟下雨似的,马桶上染红一片,整个人都虚脱了。
她马上电话告诉了老公,老公赶到公司后火速把她送到了我们医院。
来的急诊,刚好是我值班。 那天也是我在急诊科待的最后一个班。
女病人 32 岁,刚结婚,还没小孩。 由于双方父母催得紧,一直在加紧孕当中。
她说这几天一直有便血,断断续续的,不过真没多严重,也就没当回事。 本来打算等周末再来医院的,没想到今天突然大出血了。
我看她脸色苍白,全身直冒冷汗,赶紧让护士把她推进了抢救室。
心电监护一接上,看到血压偏低、心率偏快。
血压低是休克晚期的征象,患者已经是休克了,而且是失血性休克,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我忍不住数落他们: 「你俩胆子忒大了,这种情况应该直接打 120,你还找你老公送你来,脱裤子放屁。 下次还有这种情况应该第一时间找 120,耽误了可是会出人命的。 」 患者表示是下面出血,量很大,她老公在旁边一直问我,会不会是流产了。
流产是阴道出血,听患者描述,她这个是肛门直肠出血,两码事。
但女性下面出血有时候是需要认真鉴别的,你以为是直肠肛门出血,实际上可能是阴道出血,必须得检查才知道。
可是患者害羞,老说下面出血,具体哪个下面说不明白,只能立马安排检查。
进了抢救室,护士帮忙脱开患者裤子,检查后确定是便血,消化道出血,不是阴道出血,不是流产。
患者自己也说是拉血,这一个多月来拉了好几次,今天这次最严重。
当然严重,裤子全是血,床单也染红了。 护士换了一次床单,又红了,都是血。
再看血压,都已经跌到 88/40mmHg 了。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这已经是失血性休克,是急症,会死人的,得立即输血补液抗休克。
患者老公还在问,真不是流产吗。
我有点生气了,不是流产,消化道出血怎么扯得上流产呢。 流产不一定死人,但是消化道出血不及时处理好,可能人就没了。
他这才闭嘴,不再问流产相关问题。
规培医生说,患者失至少得流失 2000ml 血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么说吧,咱们成人人体血管内的血液也就 5000ml 左右,当短期内失血 400ml 一般无碍(献血量),但如果超过 800ml 就会有休克可能了。
患者失血已经超过 2000ml,那是肯定休克了,非常危险。
如果不及时补充血容量,患者很快就会因为缺血缺氧昏迷,继而死亡! 我叮嘱规培医生,赶紧给患者抽血化验,联系输血科,要血,红细胞、血浆都要一些。
患者老公大概是被我们的架势吓到了,浑身打哆嗦,拉着我问怎么就这样了。
他不明白,老婆上午还好端端的,便血也不是啥大事,怎么进了我们急诊,人就突然不行了。
我顾不上跟他解释,只能先安慰他坚持住,他可不能倒下,病人在抢救,还有很多东西要他签字呢。
为了让他平复一下心情,我让他到外面等着,并且正式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
他语无伦次地表示,不管任何代价,花多少钱都无所谓,一定要把人抢救好。
不能保证,但是一定会全力以赴。 这是我的原话。
急诊科没有任何疾病是能够保证的,时间太短了,很多时候判断不清楚病情,这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可能人就没了。
千万不能给家属任何保证,这都是血的教训。
我告诉他说,目前除了尽快给患者补充血液,最关键的是,赶快找出到底是哪个地方出血,然后马上止血。
我们急诊科是没有能力止血的,这种情况得赶紧联系消化内科帮忙。
消化内科医生有内镜,很多消化道出血都需要内镜下止血的,要么是烧灼止血,要么是套扎止血,光凭几个止血药是无济于事的。
止血药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牛逼,实际上碰上大出血,止血药怂的跟孙子一样。
他是懂非懂点头,嘴唇都在发抖。
签好字后,我们继续处理病人。
这个时候患者意识开始模糊了,问她哪里不舒服时,已经回答不清了。
换句话说,患者已经一只脚迈入了鬼门关。
消化内科医生随后也匆忙赶到,听诊患者腹部肠鸣音比较活跃,确认就是消化道出血。
但是人体消化道很长,拉直的话有好几米长,具体是哪个部位出血呢?又是一道难题。
消化道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消化道是从口腔开始,一直到食管→胃→十二指肠→部分空肠(以屈氏韧带为界)。
下消化道就是空肠→回肠→结肠→直肠,一般情况也把空肠、回肠统称为中消化道,这样上、中、下就更好理解。
消化内科医生认为患者是下消化道出血,尤其可能是结肠出血的可能性大,否则不会拉这么多鲜红色血便,建议马上做结肠镜。
如果镜子进入看到有流血点,马上止血治疗就好了。
消化内科医生这个建议是很正确的。
患者老公这时候已经六神无主了,反复表态,只要有帮助的治疗,都做,都签字。 钱不是问题,大不了卖房卖车。
为了证明他是真心实意救治的,他直接到收费处交了 10 万押金。
我俩都傻眼了,看来他是怕我们不够积极治疗啊。
一切准就绪后,准去内镜室做结肠镜。
这时血库的血送来了,我赶紧让先输上血。
这时的我,就好像一个等待援兵的落败守城将士,如果血制品不及时送过来,加上患者又不断出血,那真的会兵败如山倒的。
结肠镜虽然效果好,但也不是说做就能马上做的,从说做到最后镜子进入患者体内,起码都得几十分钟时间啊,一分一秒都耽误不起。
但这时候,我有些犹豫了,直接就拉过去内镜室做吗?患者现在血压都有点偏低了,万一在内镜室出事了怎么办? 消化内科医生跟我想一块去了,说要不还是去 ICU 做吧。
上一次有个出血的病人在内镜室,还没来得及麻醉,人就室颤了,最后抢救了几十分钟,虽然命保住了,但是因为大脑缺血缺氧时间长,最终成为了植物人。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我也是知道的。
不单只我害怕,消化内科医生自己也害怕。 意外这东西,谁也说不好,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有足够的把握才行。
最后消化科医生建议,在 ICU 密切监护下,我们来给她做结肠镜,看看能不能止血。
我赞成,是的,万一心跳停了或者什么别的意外,可以立马组织高效抢救。 有 ICU 医生保驾护航,做的也放心些。
那就得麻烦 ICU 的医生了。
可是,正准上 ICU,患者就昏迷了,呼叫没反应了。
患者老公吓得失声痛哭。 护士把他请出了抢救室,怕影响我们抢救。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该不会还没来得及做肠镜人就不行了吧。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够呛了。
ICU 医生几分钟就到了,评估完情况后,很爽快地把病人接到了 ICU。
这事还真得他们出手,ICU 虽然不是保险箱,但是他们抢救设多,手段丰富,对病人来说也是多一层保险。
当然,如果血止不住,该不行的还是不行。 他也跟家属说了,ICU 只能提供一个抢救场所,并不保证患者能一定活下来。
患者老公又签了字,同意上 ICU。
上了 ICU,患者的血压进一步稳住了,那是因为快速输血补液的缘故。
但是出血还没完全停啊,时不时还会从肛门这边流血出来。
眼看着鲜红的血液从患者肛门流出,真的好像刀割一样着急。 我们都恨不得直接伸手进去掐住出血口。
真有这么容易就好了。
消化内科医生推着内镜来了。
ICU 医生三两下就给病人做了气管插管,这样做是安全的。
因为患者已经昏迷了,不排除是脑袋的问题,万一是脑出血或者脑梗死,可能下一步会影响到呼吸中枢,出现呼吸衰竭。
而且昏迷病人也容易误吸,有气管插管保护就能减少误吸发生的概率,减少肺炎的发生。
家属也是同意的,进了 ICU 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统统签字。
结肠镜从患者肛门进入,一直看到了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 反复看了好多次,也冲洗很多次,愣是没有看到出血点。
消化内科医生都快哭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分析,可能根本就不是结肠出血,结肠镜只能看结肠,没办法看更上面的回肠和空肠,毕竟结肠镜这么粗并且就这么点长度,大把地方是它鞭长莫及的。
说不定出血点是在空肠和回肠。 甚至胃出血也是可以导致便血的,但是一般情况下胃、十二指肠出血不大会引起鲜红色血便,一般会是黑色便。
为什么?因为胃和十二指肠这么高位的肠管出血,血液经过好几米肠的小肠再排除肛门,早已经不新鲜了,早就在肠道内被消化掉了,变成黑色了。
ICU 医生建议,要不做个胃镜看看? 这也是无奈的选择了。 肠镜没发现问题,做个胃镜或许会有发现,也或许没发现,但还能怎么样,现在只能走一步见一步。
可惜的是,胃镜也没发现问题。
这么看来,说不定是中消化道(空肠、回肠)那里就有一个血管破裂了,正气势汹汹地出血,而我们的胃镜肠镜都没办法达到中消化道,所以没办法止血。
幸运的是,患者出血自行止住了。
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第二天我回到了 ICU,也主动请缨继续管这个患者。
看来我是个福将,主任说,因为我一回来,患者就清醒了,拔掉了气管插管,而且出血似乎已经停止了。
既然如此,咱们就拉出去做个 CT,从头到腹部扫一遍,看看有没有异常发现。
毕竟患者之前昏迷过,如果是低血压导致的昏迷那还好,就怕是有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等疾病。
另外,消化道出血也可能是脏器病变,做个 CT 更放心。
推出去做了,但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头颅是完好的,肚子也没异常。 唯一的异常就是胰管有个小白影,估计是个结石,但很小,也可能是伪影,不大可能是这里出血。
我有点失望。
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当天下午患者又开始便血了。
我也头大,看来患者不出血仅仅是表象,毕竟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血灶。
经过输血补液后,患者情况还是总体稳定,就是出血原因不明、部位不明。
我跟主任说,要不把介入科医生找来看看,兴许介入看看,能发现是哪里出血。
主任同意我的建议。
但家属不理解什么叫介入。 有没有生命危险?敢不敢做?这是他关心的问题了。
我告诉他患者已经病危了,这时候能救命的措施都可以考虑,你只要考虑有没有帮助,而不是要考虑有没有危险,她已经很危险了。
初步怀疑患者便血原因在小肠,可能是小肠里面的某一根血管破裂了,造成大出血。
介入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小肠的血管进行造影。
首先在患者大腿根部做动脉穿刺,然后把一根导管放入动脉里面,顺着这个导管打入造影剂,造影剂流经小肠的动脉,哪里有血管破裂出血,那么造影剂也会泄露出去。
我们在 X 光下就能捕捉到这个出血点,然后再把一些止血的物质填充上去,堵住这个出血口,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患者老公听后,似懂非懂地点头。
这时候患者的父母也赶来了,问我这个介入会不会有副作用,影响到以后生孩子之类的。
我哭笑不得,这时候还说什么以后生小孩啊,先救命啊。 当然,介入本身也不会影响到生小孩。
后来我才知道,患者是独生女,父母都很期待她能多生几个小孩,可命运就是捉弄他们,结婚了几年,肚子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最近孕,正准去做检查,没想到就发生这事了。
当然了,介入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发现不了出血灶,或者即便发现了也不一定能很好止血,我提醒家属得有这个心理准。
患者老公签了字,一切准就绪,绿色通道开启,患者一边输血一边送去介入科。
所有人都等着介入科医生终结这次出血难题。
因为胃镜肠镜都没发现问题,说明出血的血管在中消化道,只有介入的方法才能找到肇事血管了。
只要造影剂从血管打入,然后看哪里有渗漏的造影剂,那里就是血管破裂了,再针对性地推入一些细小的弹簧栓之类的东西堵住破口,就能止血。
介入科医生也胸有成竹,但在家属面前,还是不能把话说死。 毕竟凡是都有意外。 你说一定能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万一不行,那就打脸了。
一语成谶。
介入科医生在台上流了很多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造影,愣是没看到哪里血管破裂出血。
别说明显的口子,就是微小的口子都没见到。
介入科主任都上台了。
好在患者血压还撑得住,并且没有看到很明显的便血了。 否则在台上出现血压掉下来的情况就被动了。
这事也不是没发生过。 而且经常是一茬接一茬地来,比如你这边出血点没找到,那边又在不断地出血,血压又掉了,心率又快了,甚至病人心脏室颤了,那就悲剧了。
今天好运,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
但没有看到出血点啊。
我赶紧跟主任汇报了,说胃镜、肠镜、介入都没看到出血,不知道是不是自行止血了,还是没找到出血灶。
主任皱眉头了,点燃一支烟(大家不要学),说不管是哪个,都不是好消息,自行止血,也就是说患者还会再次出血。
这个未找到的出血口就是个定时炸弹,你根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又跳出来。
介入做了好久,由于没找到出血病灶,只能下台了。 介入科医生说,可能是自己止血了,看不到破口,没办法止血,只能等着了。
什么叫只能等着了?家属不明白。
就是等下一次出血,再出血的时候重新做介入,或许能发现出血部位。
就好像警察抓小偷一样,小偷现在溜走了,你抓不到他,只能等他下次出来作案,我们再及时出警,就可能逮个正着。
大概这么回事。
我讲得算比较通俗了,他们也理解了。
本来说介入没发现问题,患者父母已经有些不开心了,病人折腾了,钱又花了,还冒了险,怎么能说没看到就没看到呢。
没办法,疾病就这样,不总是一帆风顺。 也幸亏我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把话说死,否则不知道又会闹出什么问题来。
让我感到精疲力尽的是,刚回到 ICU 后,患者就说不舒服了,肚子有点痛,想要拉稀。 能不能下床。
当然不能啊,ICU 的病人怎么能够下床呢,虽然人是清醒的了,但随时可能出血啊。
我话刚落音,患者表情痛苦地望着我,说忍不住了,已经出来了。
我们掀开被子一看,糟糕了,这哪是拉稀啊,这又是一滩血啊。
患者还在出血! 这真的是折磨人,除了折磨患者本人,折磨她家属,还折磨我们。
主任也是一连无奈,再不找到出血灶及时止住血,患者就玩完了。
没别的办法了,只有开腹探查了,主任吩咐赶紧联系外科会诊。
我问主任,要不要尝试着先做介入。
主任摇头,说如果介入还是没发现问题,家属就要发飙了。
患者可能是很小的血管出血,出血到一定程度就流出来,不一定是短期内大量出血,她的血压还是一直比较稳定的。
这么小的血管出血,即便再做几次介入都不一定能看得到。
主任分析有道理。
那就找外科医生吧,这通常是最后一招了。
外科医生过来后,评估了,听说胃镜肠镜介入都没发现出血部位,说那还等什么,赶紧推手术呗,只要家属同意,咱们就剖开她肚子看看。
我找来了家属,跟他们解释外科手术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一个消化道出血首先都会用内科保守方法处理,如果都不行了,才会考虑剖腹探查,毕竟手术创伤太大,不是最必要都不会轻易开展。
患者父母坚决反对,说手术风险太大,患者有个叔叔就是做手术死掉的,尸体都被拉去火化,回不到老家。
我说任何治疗都是有风险的,现在做外科手术当然有风险,但是不做的话危险性也是很大的,权衡利弊,做手术的好处大过坏处。
外科医生也来了,也说了一通,大概是这个意思,但外科医生很淡定,一句话,做不做你家属给个痛快话,别犹犹豫豫,如果我们外科医生都跟家属一样犹豫,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
患者老公同意手术,但很显然,这次他不是话事人了。 最后的决定权在患者父母手里。
但其实他们无路可走了。
如果不手术的话,只能再冒险做一次介入,但这一次介入可能还是无功而返。
不知道他们怎么商量的,10 分钟后,他们叫我出去,患者父母认命了,罢了罢了,那就手术吧。
当天患者妈妈就先回去了,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回家烧香了,求佛祖保佑。 这事不能换别人,不能代劳,必须亲力亲为,否则佛祖不会显灵。
说实话,我也希望佛祖显灵。
但我知道,还得靠我们自己,靠外科医生。
患者老公,眼前这个中年男子,终于扛不住了,在接待室哭了出来。
哭归哭,签字归签字,手术还是要做的。
外科医生得知患者家属同意手术,把他们主任也叫上了,碰上这种复杂的病例,有主任坐镇会好一些。
手术开始,无影灯亮起。
外科主任打开患者肚子后,本以为轻松就能发现患者问题,没想到里里外外翻了几遍,都没看到明显的出血点。
我估计他们的心情就跟介入科医生的心情一样,也跟消化内科医生心情一样,就千万匹草泥马在胸口奔过,就三个字,想骂娘。
当时我也在台上观摩,找不到出血部位,我心情也郁闷极了。
真是见鬼了。
外科主任做了分析,说我们看到的是肠子外面没有出血,但不排除是肠子里面出血。
我们总不能把所有肠子都切开翻开来找,但我们可以在肠子中间切开小孔,把内镜伸进去,总有机会发现问题的。
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
说做就做,他们选择了肠道的中间部分,开了个小口,然后把内镜伸进去,先往上走,走至空肠,十二指肠,甚至到了胃部,都没有发现出血点啊。
往下也没看到出血啊。
几个医生都冒汗了。
天啊,到底是哪里出血啊。 我瞄了一眼患者心电监护,还好,血压还扛得住。
主任突然兴高采烈地喊了一句,好家伙,原来藏在这里啊。 这个空肠这里有几个小出血点,跟米粒般大小,如果不仔细看,非常容易漏掉。
主任兴奋了起来,大家重新再仔细看了一遍,嗯,空肠这里的确有几个小的出血点,有些红,太小了,可能比米粒还小。
我有点疑惑,这出血点很小,能解释患者这么大量的出血吗? 外科主任说,小是小了些,但是个数多,的确有可能造成大出血。
而且患者出血暂时中止了,所以出血点看起来比较模糊,可以理解。
除了这块有问题,整个肠道都没问题了啊。 应该就是它了啊。
前后好几个出血点,主任决定切掉这段肠管,一不做二不休,总共长 15cm,切断并且丢弃了,然后把两端的肠管吻合起来。
切断肠子的事情,外科医生经常干,不好的肠子留着也是祸害,倒不如切了一了百了。
我还担心肠子少一截有没有大影响,主任说影响不是特别巨大,跟出血相比那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人体肠子都有好几米长,少 15cm 不算什么。
手术结束了。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几个手术医生衣服都湿透了。
家属看到被切出来的 15cm 肠子,心情估计是难以言表的,对这段肠子当然是又爱又恨。
幸运的是,患者住院期间再无出血,血红蛋白稳步提升,人也清醒精神了,最后转到外科继续恢复。
看来,真的是那段小肠血管惹的祸,整一节断掉以后就没问题了。 最初我还担心患者还会出血呢,看来是瞎担心了。
后来听说病人恢复不错,准出院了。
可就在准出院的前一天晚上,患者病情又发生了变化。
而且又是一次差点丢了性命的危险变化。
患者再次发生便血,而且又是一次来势汹汹的大出血,真的是剧本都不敢这样编写,太曲折太困难了。
外科医生让我火速去会诊的时候,患者已经休克,意识模糊了。
患者老公又哭得一塌糊涂,这次患者父母不在,因为是深更半夜。
我让他们一边补液输血一边送来 ICU,同时紧急请其他几个专科会诊,商讨对策,看看需不需要立即手术止血。
外科主任赶回来了,脸色铁青,他不敢相信患者还有出血。
本来说不管如何先送手术室手术止血的,但患者老公打了电话给岳父岳母,两个老人家说无论如何也要等他们赶到医院再做决定,不可轻易送入手术室。
上次送进去已经后悔不已了,事实也证明,手术是无效的,否则不可能还会有第二次出血。
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就先来 ICU 吧,万一心跳停了还能抢救一下。
主任也赶回来了,重新翻开了患者既往的 CT 片子,觉得上次拍片说胰管上有个小石头,该不会那里有问题吧,这么久以来,大家一直忽略了对胰腺的检查。
主任推来彩超机,直接给病人做个腹部彩超,看看会不会有别的发现。
主任之前专门到外地学习了半年彩超,我们科也开展了好几年彩超,都是给自己病人做,主任在这方面还是有经验的。
主任就是想看看胰管的石头有没有增大了或者滑出来了,划破血管的可能性有没有呢?没人知道。 但就是这一次不经意的彩超检查,竟然发现了大问题。
主任说,患者的胰管似乎比较大啊,胰头部的胰管扩张比较明显啊,而且里面的确还有石头。 会不会是胰管出血。
我一听,蒙了,上一回做了 CT,CT 也看到胰管有结石,但当时认为结石稳定,大家都不认为是胰管出血可能。
这一回,看来要打脸了。
胰管出血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一辈子也见不了好几个。 所以大家也没往这方面去想。
如果真的是胰管出血,那么赶紧叫胃镜过来看看。
胰管,就是胰腺里面的一个管道,是胰腺液体分泌后储存和分泌的管道,可以理解是胰腺里面的高速公路。
胰管开口在十二指肠,也就是说,胰腺分泌的液体会通过胰管流入十二指肠。 当然,如果胰管出血,那么血液也会流入十二指肠。
而我们做胃镜,除了能看到胃,再往下一点就能看十二指肠了。
所以,此时此刻的胃镜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胃镜室医生来了,急诊做了床边胃镜。 镜子经过患者口腔,进入胃,再一拐弯,进入十二指肠…… 大家看到这一幕,终于确定了真凶。
胃镜看到十二指肠乳头处,不停有鲜血冒出,而这个鲜血,就是来自胰管的可能性最高。 因为胰管的出口就是十二指肠乳头。
「不用说太多了,就是胰管的出血。 」内镜室医生淡淡说了句。
我疑惑了,那为什么上次胃镜没发现呢? 出血不是时时刻刻的,可能是断断续续的,上次没看到不出奇。 而且上一次可能重点都在看胃里面,而不是十二指肠,这次专门也看了十二指肠,尤其是专门看了十二指肠大乳头,毕竟我们主任怀疑可能是胰管出血,有针对性的看自然更容易发现问题。
怎么办?既然是胰管出血的话,看来还是得手术了。
我把情况跟患者老公说了,他同意手术,可是岳父岳母不同意啊。
那俩个真是老糊涂啊,我暗骂了一句。 但同时想到自己之前搞错了,切了 15cm 本来可以不切的肠子,也难怪他们会有犹豫。
很快,患者父母也赶到现场了。
先是责骂了女婿一顿,然后又埋怨了我们。
还好我们主任和外科主任都出面跟他们解释,才消了两个老人家的气。
外科主任坦诚跟他们说,上一回那 15cm 肠子不一定是症结所在,今天这个胰管才是凶手。
患者老公胆战心惊地问我们,是不是确定了这个是出血病灶? 他嘴里还有一句话,没敢说出来,大概是,你们可别搞错了啊。 上一回说是小肠出血,还切了 15cm。 这一回又要切胰腺组织,万一又是误杀,岂不是天大的冤枉。
外科主任解释说,患者诊断胰管出血,按理来说,这个也属于上消化道出血,但胰管的位置太特殊了,太边缘了。
我们通常说的上消化道指的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高速公路,很少会联想到高速公路旁的乡道(胰管)也是上消化道,要知道,胰管最终也是汇入十二指肠的,肯定属于上消化道啊。
但不切,也已经切了。 总不能因为上次做错了,就不理会这次正确的做法了吧。
家属最终同意了手术。
患者父母一直在门口祈祷,希望佛祖保佑。
外科医生这回看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术后恢复不错。
此后半年,患者再无出血。 看来这回真解决问题了。 外科医生也很懊恼,白白切了 15cm 肠子,虽然说那段肠子也有出血点,但估计不是最主要的凶手,但不切也切了。 如果家属真的要闹事,也是够棘手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每一场手术都要确保医生判断不出错,一出错就要接受惩罚,那对医生来说似乎也是不公平的,毕竟这是人体,不是手机。
两难。
科普小课堂:看似常见的便血,什么情况需要立马就医? 常见的便血原因有什么? 便血原因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有痔疮、直肠癌、结肠癌、肛裂、肠结核、血管瘤等,普通人很难区分得清楚便血的病因是什么,即便是专业的医生,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清楚便血的原因。
但如果你本身有痔疮,那么便血多数是痔疮引起的,如果伴随疼痛,可能是外痔或者肛裂,小量出血问题不大,出血量大必须要去医院就诊,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可能要做结肠镜,要做直肠指检等。
黑便和血便有什么区别? 黑便、血便都是消化道出血,但是两者不一样,一般黑便意味着是上消化道出血,比如胃出血或者十二指肠出血,因为消化道很长,如果是开头部出血,那么血液经过整条消化道的消化吸收,红色的血液会变成黑色了。 所以上消化道出血多数是黑便。
而下消化道出血,比如结肠癌出血,或者痔疮出血,比较靠近肛门了,血液出来之后很快就会通过肛门排出来,来不及吸收代谢,所以出来的血液都还是红色的,感觉比较新鲜。
但是也不总是这样,有时候上消化道大出血也会有红色便,比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因为出血量巨大,很多血液来不及代谢吸收就直接排出来了,也会有红色便。 具体那个部位,一般做胃镜、肠镜都是可以搞清楚的。
如果是中消化道,那就没办法,因为胃镜和肠镜都够不着,只能考虑胶囊内镜了。 这个内镜好像一个胶囊一样,吃进去,会一路在消化道拍摄相片,到时候拉出来,就可以把相片拷贝出来好好看了,如果中消化道有出血,胶囊内镜一般也能发现。 少数情况下不好发现。
便血会死人吗? 小量的便血,问题不大,比如痔疮出血,结肠癌出血,一般量不大,不会致命。 但如果是大量出血,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癌破裂出血等,出血量巨大的,是可以发生失血性休克的,这时候患者会有心慌、冒冷汗等表现,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处理。
生活中如何避免自己便血? 这个很难,因为导致便血的疾病那么多,不可能每一个疾病都能避免到。 但是最常见便血的疾病是痔疮啊、结肠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这些,所以针对这些疾病还是有些办法的。 比如痔疮,防治痔疮就得预防便秘、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
胃溃疡呢?那就得戒酒啊,饮食清淡一些啊,及早做胃镜了解情况,积极药物治疗啊,才能避免溃疡加重而出血。
结直肠癌就没很好办法预后了,只能尽早发现,过了 40 岁,最好每 2-3 年就查一次肠镜。 患者便血不止,被误诊肠子被切掉,算恐怖吗? 我的一个女病人,本来好端端上着班呢,去了个厕所,突然拉血不止,跟下雨似的,马桶上染红一片,整个人都虚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