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理清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关系?

先送出一张我自己整理的图片:

我对奥林匹斯山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 能去那里探访希腊神话的踪迹,弄清神和神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是我旅行中的一大夙愿。 不过,当我准从雅典自驾过去,和我年岁相仿的租车门店经理听说我要去奥林匹斯山,却觉得很诧异。 在他看来,那里除了有山、有树,就没什么特别的。
「可是,奥林匹斯山不是你们古希腊的神山吗?」我问。
「但今天希腊人大多是信东正教啊。 」 这个回答,几乎和我在雅典听到的其他人的说法如出一辙。 不过,看我有些失望,他又神秘地笑了笑,「你要真决定去的话,运气好没准也能看见些什么。 」 「能看见什么呢?」听他这么一说,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些有意思的仪式吧。 」租车门店经理告诉我,虽然希腊官方公布的东正教信徒占到总人口的 98% 左右,但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笃信。 比如过去几十年,就有一批人试图复兴古希腊的多神信仰。 他们把自己打扮成古希腊人的样子,在各种神庙的遗迹上举行祭拜仪式。
「那不是挺好的吗?」我一边听,一边脑补着画面。
「好不好很难说,但争议倒是挺大的。 」他一边检查着车况,一边跟我聊着。
「因为复兴古希腊多神信仰的人,祭拜的对象不是上帝,而是宙斯、雅典娜、阿波罗这些神,所以常会遭到东正教徒的反对,甚至还曾经被教会告上法庭。 争议后来一直延续到 2006 年,直到雅典的法院裁决这些仪式并不违法才算平息。 但尽管有了一纸裁决,希腊政府主管文化的部门仍然禁止人们在古代神庙的遗址上举行祭拜仪式,理由是它会破坏文物。 」 说到这,租车经理向天空挥了挥手掌,像是比出个数字 5 的动作。 我知道,那是代表鄙视的意思。 显然,他觉得这个禁令有点扯。
「所以就因为这个禁令,这些想复兴古希腊文化的人,就跑到奥林匹斯山附近举行仪式。 不过具体在哪儿我就不知道了,希望你能碰到他们。 」虽然这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点信息,却坚定了我前往奥林匹斯山的决心。
我开着一辆有些破旧的手动挡车,出发了。 希腊总体的路况并不差,如果走高速的话,大约五六个小时就能从雅典到奥林匹斯山。 但那一天我却开了十几个小时。 原因是,在希腊的经济危机下,很多人在游行抗议。 经常是一段高速公路还通着,另一段就被人封堵了,于是就需要绕出很远的路。
而且希腊国土 80% 都被山脉覆盖,大大小小 300 多座山。 虽然山都不太高,放在中国顶多算丘陵地形,但它们的密度却非常大。 往往是花了半个小时翻山,以为就要开出山区了,另一座山又横在眼前。
不过,正是这种连绵不绝、复杂多变的地形,才决定了古希腊人信仰的多样性。 在上古时代,奥林匹斯曾经是个通用的名称。 几乎每个地方的希腊人,都管自家附近高一点的山叫奥林匹斯(Όλυμπος)。 这是个早在古希腊文明之前就存在的词。 随着时间的流转,它的意思也从最初的「天空、天堂」,逐步演化成为「神居住的地方」。

乌云笼罩下的奥林匹斯山 但当人们对地理空间的认识不断加深之后,逐渐了解到,原来希腊北部这座奥林匹斯(海拔 2917 米)才是最高的。 于是,古希腊人就把它当作全希腊共同尊奉的神山。 相应地,原本分散在希腊不同地方的神,也通过这座神山发生了联系,甚至还有人为众神编出了家族谱系。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部叫作《神谱》的长诗。
长诗共有 1000 多行,关于它的作者是谁,说法不一。 比较流行的版本,认为它是古希腊著名诗人赫西俄德的作品。 这部作品叙述了希腊神话中三代神的演变,以及神与神之间的恩怨纠葛。 长诗连同后世很多传说一起,构成了古希腊众神谱系的来源。 谱系虽然有些繁杂,但概括起来无外乎就是一系列儿子反抗老子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要从大地女神盖亚(Γαῖα)和天空之神乌拉诺斯(Οὐρανός)说起。 这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代神,他们结合生下了 6 位男神和 6 位女神,这 12 位神统称为泰坦神。 关于泰坦这个词,由于起源太过古老,后世人始终没搞清它的准确含义。 但可以看到的是,由于希腊神话的影响,这个词后来演变成了很多欧洲语言中的一个词根,用来表示「巨人、巨大」的含义。
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的名字泰坦尼克(Titanic)就是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泰坦。 它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船。 再比如漫画、电影《复仇者联盟》里的反派角色灭霸,也是来自巨大的泰坦星。 他的外貌,也是高大丑陋的巨人形象。
不过回到希腊神话中,泰坦们的职责却不是很清晰。 除了一些负责掌控时间、方向、天体、海洋这些宇宙间宏大的存在,其他泰坦神的面目大多是有一些模糊的。 在这 12 位泰坦之外,盖亚和乌拉诺斯还生了很多其他孩子。 比如脑门上只有 1 只眼睛的独眼巨人,还有长着 50 个头和 100 条胳膊的百臂巨人,等等。
这些巨人放到现在如果做成玩偶,说不定还有些可爱的成分。 但作为生身之父的乌拉诺斯,却觉得他们形态丑陋,非常厌恶。 甚至他们刚一出生,就被打入了地狱。
这引起了盖亚十分的不满。 于是她召集 12 位泰坦一起商讨对策,想推翻乌拉诺斯的统治。 但问题是,绝大多数泰坦都惧怕乌拉诺斯的权威,不敢轻举妄动。 结果,只有最小的儿子克洛诺斯站了出来。 他趁着乌拉诺斯和盖亚交合的时候,用一把镰刀飞快地割掉了乌拉诺斯的阳具。 这个动作,引发了后续一系列巨大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乌拉诺斯的阳具远远地飞出,掉到波涛汹涌的地中海里,从溅起的泡沫中,诞生了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Αφροδίτη)。 随后,从乌拉诺斯的伤口涌出的鲜血滴到大地上,产生了复仇女神(Ερινύες)、身材奇异的巨灵族(Γίγαντες)和山川森林中的精灵(νύμφη)。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么「超级一割」,原本总是压在盖亚身上交合的乌拉诺斯被迫跑掉了,天和地从此分开了。
从这个角度看,手拿镰刀的克洛诺斯其实很像中国开天辟地的盘古。 只不过盘古开辟的天和地,本质上并没有人格化。 那么,这位勇敢挥起镰刀的儿子克洛诺斯,后来怎么样了呢?他继承了乌拉诺斯的衣钵,当上了新的众神之王。 而以克洛诺斯为代表的泰坦神和那些独眼巨人、百臂巨人,则成为了希腊神话里的第二代神。
可当上神王之后,克洛诺斯反而不踏实了。 因为被他推翻的父亲乌拉诺斯留下了个宿命一样的预言,说他总有一天也会被自己的后代推翻。 这个预言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对,在前一章说到雅典娜诞生的时候,就曾经有预言说宙斯会被自己的后代推翻。 所以宙斯才在惊恐下把怀着雅典娜的思虑女神墨提斯,变成一只苍蝇吞到了肚子里。

鲁本斯油画作品《克洛诺斯食子》 为什么希腊神话里总有这样的情节呢?因为它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不是像今天在学校、公司里的智力竞争,而是体力上的竞争。 这种竞争也体现在家庭之内。 年轻一辈随着成长慢慢变得强壮,年老一辈却在一点点衰弱。 在家庭伦理和父权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代,这种体力上的变化差异,最终就演变成一种威胁。 而威胁体现在神话里,就是一个个「儿子反抗老子」的故事在重复上演。
说回到克洛诺斯。 他也惧怕自己的统治会被后代推翻,因此妻子时光女神瑞亚(Ρέα)每生下一个孩子,他就吃掉一个。 接连吃了 5 个,瑞亚实在忍不了了。 当生第 6 个孩子的时候,她把孩子委托给她母亲照料,而把一块石头放在襁褓里交给了克洛诺斯。 克洛诺斯想都没想,直接就一口吞了下去。 这个侥幸逃脱的孩子,就是宙斯。
宙斯长大以后,逼着克洛诺斯把曾经吃掉的孩子一个个都吐了出来。 他们分别是海神波塞冬、冥王哈迪斯(ᾍδης)、丰收女神德墨忒尔(Δήμητρα)、灶神赫斯提亚(Εστία),以及婚姻和女性的守护神赫拉(Ἥρα)。 因为这几位是先出生的,比宙斯年长,所以都算是他的哥哥姐姐们。 其中,赫拉后来还成为宙斯的妻子,给他生了火神和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战神阿瑞斯(Ἄρης)。
这些神连同宙斯的其他后代,就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神。 他们大多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也被称为奥林匹斯神族。 而之前以克洛诺斯为代表的上一代泰坦神和那些巨人们则被奥林匹斯神族 PK 掉,淡出了历史舞台。

《奥林匹斯众神图》,意大利罗马法尔内西纳别墅 相比于老一辈神,奥林匹斯神族的形象更丰富,职责也更清晰。
比如商旅之神赫尔墨斯(ʽἙρμῆς)就是专门保护旅客和商人的,同时他还是众神的使者,沟通着天界和人间的讯息。 酒神狄奥尼索斯(Διόνυσος)则传授人们怎样酿制葡萄酒,以及演出戏剧。 在古希腊的很多戏剧演出前,都要举行仪式祭拜他。 关于这一点,我在本书的第六章会详细说到。
当然,也不是所有神都那么招人喜欢。 比如冥王哈迪斯虽然是宙斯的哥哥,也算是奥林匹斯神族。 但在后世记录奥林匹斯十二主神的时候,就没把他算在里边。 这其中固然因为他掌管着冥界,常年生活在地下,同时也因为古希腊人畏惧死亡,不愿提起他的名字。
所以,奥林匹斯是什么呢?与其说它是一座山的名字,倒不如说是整部希腊神话的故事索引。 从这里不仅折射出神话中历代神的演变,还能看出在编织神话的过程中人的好恶和选择。
当然,现实中的奥林匹斯不过是一座外观非常普通的山。 它的主体区域,是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国家公园。 在国家公园里,有大量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来这里登山和徒步。 至于古希腊时代留下的人文遗迹,则主要陈列在山脚下迪昂镇(Δῖον)的考古博物馆里,这也是我此行前往的目的地之一。
不过,除了已经变成历史的考古遗迹,我更想探访奥林匹斯山周边一些「活」的踪迹。 尤其是租车门店经理描述的那些古希腊文化复兴者的仪式,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只是偌大的奥林匹斯山区,该去哪里找呢?我有些困惑。 只好先开到那个考古博物馆再说。
奥林匹斯山已经临近海边,山区的天气阴晴不定。 经常一会大雨倾盆,一会阳光暴晒。 我也只好把车窗一会摇上,一会摇下。 就这样从中午离开雅典,行走在蜿蜒的山路,在车窗的一开一合间,不知不觉已经时近黄昏。
翻过一道山梁,前边出现了两条岔道。 希腊语的路牌上指示,一条是主路,距离考古博物馆所在的迪昂镇还有 37 公里。 一条是辅路,没有显示距离。 保险起见,我选择了主路。 但没想到就因为这个选择,却让我撞上了一场奇遇。
开进主路没有多久,感觉情况有点诡异,因为路上居然一辆车都没有。 按理说希腊的人口密度不高,车少也正常,但一辆车都没有就有点奇怪了。 正在朦胧的暮色下打量路况的时候,前边的灯火引起了我的注意。 原来是一群人用拖拉机和农用收割机封堵了路,那些灯光是拖拉机上挂的充电灯。 他们是本地农民,正在抗议加税。
我问路什么时候能通,他们笑着说不知道,但今晚肯定是通不了了。 因为拖拉机边的另一群人,已经开始围着圈跳起了舞。
我没别的办法,只有原路退回,试着去走那条辅路。 但这个时候天已经全黑下来,误打误撞中我拐进了另一条小路。 小路的路牌指向是通往一个叫作 Λιτόχωρο(Litochoro)的小镇子。 我心想,不管怎样先开过去再说,也许还能和那里的当地人打听打听路。
路开始慢慢平坦起来,月亮在云层中时隐时现,奥林匹斯山的剪影在一点点接近。 终于在路的尽头,光再次亮了起来。 但这次不是充电灯的光,而是火把的光。 光亮的地方还传出一阵阵躁动的音乐。 再往前开,人越来越多,到最后黑漆漆的人群挤满了道路。
我心头一沉,以为又遇到了更大规模的封路。
正在犹豫间,突然有人敲我的车窗。 几个本地的孩子笑嘻嘻地在冲我扮鬼脸。 刚刚下车,他们就把一个用橄榄枝编成的花环递到我手里。 那一刻,我感觉像是到了幻境。
我跟随孩子们挤进人群,原来里边正在举行古装表演。 男人打扮成希腊武士的样子,女人则穿着拖地的古希腊长袍(ἱμάτιον),他们举着火把载歌载舞。 围观的人当中,不仅有黑头发的希腊人,还有金黄头发的北欧人。 感觉并不像是在抗议什么,反而是在庆祝什么。
一个年轻人看我是亚洲长相,就凑过来主动和我聊天。 原来这是本地一年一度的 Προμήθεια 节。 这个节日最早是由一位瑞典的哲学教授发起的,至今已经持续了 20 多年。 这个节日的目的,就是复兴古希腊的文化和信仰。

奥林匹斯山脚下的古希腊文化复兴节 每年 7 月中旬,来自希腊本国和世界各地的古希腊文化爱好者,都会云集奥林匹斯山脚下的这个小镇。 他们会像古希腊人那样举行长跑、铁饼和标枪比赛;会穿着古希腊人的装束手举火把游行;还会表演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戏剧。 这些活动本身,就代表了对古代众神的祭拜。
我问这个年轻人,你喜欢这个节日吗? 「喜欢啊,奥林匹斯山是神的家,也是我的家。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我们整个镇子狂欢的日子。 」由于歌舞的声音太吵,他只能喊着跟我说。
我想起了在雅典出发时租车门店经理和我说的话。 他说奥林匹斯没什么特别,现在看来,可不完全对。 因为那些古老的希腊众神并没有远去,至少在这个偶然遇见的小镇里,我听见了神的心跳。